警惕滥用“超快速”循环双相情感障碍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存在很高的误诊率,由于鉴别诊断经验不足和概念认知错误,即便是临床专业工作者也有可能把普遍存在的喜怒无常看作双相障碍。
受到人格、创伤或其他事物影响而产生的情绪变换,往往容易被误诊为单相重性抑郁,又或者被过度诊断。
在《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中的“伴随快速循环”这一标记并不罕见。
与此同时,“超快速”或“超超快速”循环的提法近年来备受关注,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误诊的几率。
本文将会详细说到,使用“超快速循环”一词应当引发更深的对诊断准确性的疑虑,这是因为“固有的摇摆不定的喜怒无常”其实存在于许多情形之中。
而且,即便存在大量误解,“双相情感障碍”这一诊断在现实中仍然被滥用,尤其是在一些倾向于基于某一主要症状做出诊断的专业工作者手中。
被定义的快速循环
快速循环标记仅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1型和2型,以定义一年内出现四次或更多次明显的情绪发作(重度抑郁,躁狂,轻躁狂,或混合型)(美国心理学会,2013)。
据估计,这种循环仅存在于10-20%的1型和2型双相患者中,其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0.4-2%。不难看出,可被观察到的快速循环双相情感障碍其实是相当罕见的。
顺便说一件有意思的事,Carvalho等人在2014年指出,在许多患者中,快速循环还似乎与抗抑郁药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发有关。
此外,有一点很重要:快速循环与环形心境障碍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后者是一种“软双相”(soft bipolar)情况。
所谓环形心境障碍,本质上是长达数年的次重度抑郁和次轻躁狂症状的慢性循环,大约每隔几天就发生一次快速转换。
简单来说,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双相情感障碍之中的心境恶劣障碍。
“超快速循环”和“超超快速循环”从未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说明包含在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CD)中,这些定义仍然是存在争议的。
对超快速循环的批判性思维
对双相情感障碍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高涨的情绪情感是躁狂的标志。
躁狂患者的情感状态通常以分钟或小时计的焦虑抑郁、烦躁易怒以及喜悦欢快的来回振荡为特征,但由于这一特征是如此的明显,并且躁狂患者不一定总是表现出烦躁不安、言谈紧张混乱等等其他症状来提示进入“典型狂躁”。
因此,一位患者出现的明显剧烈振荡的情绪情感有可能会被视为其情绪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发作”)的证据,从而在缺乏更为细致的问询观察时,被作出“超快速/超超快速循环”的推论。
那么,问题来了。
如前所述,既然认定为快速循环,患者就必须存在明显的情绪发作,而“发作”的定义是隔几天或是隔几周转换一次,然而超快速和超超快速循环却被描述为仅仅在一天或几个小时之内的情绪转换。
这完全不相符。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进行详尽仔细的观察,人们又如何能够完成所有的评估?
患者是否在这几个小时内符合了情绪发作的所有标准?
解释为一种混乱不堪的混合发作是否更合适?
高达40%(Fagiolini等人,201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很容易出现混合发作。
这意味着患者在躁狂或轻躁狂期间至少会出现一些抑郁症状,反之亦然,与所谓的超超快速双相情感障碍亚型一样,混合发作往往更为持久和严重,导致预后较差。
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在混合发作时,某一种情绪状态可能会规律地更频繁地出现,看起来仿佛是进入了某种典型的情绪状态。
因此,Swann等人在2013年指出,所谓的超快速/超超快速双相情感障碍很可能真的就是一种复杂微妙的混合发作状态。
综上,这些内容都指向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如果混合发作中的一种或另一种情感状态被快速地切分,是否应被视为一种独特形式的双相情感障碍。
进一步说,超快速/超超快速循环是否是患者主要经历长时间混合发作的另一个术语?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说,“超快速循环”还不能被证明是双相情感障碍诊断中的一个特有分类。
我们希望大家注意,“超快速循环”仅仅只是在情感障碍类别中,就已经存有大量的误诊可能,那么在其他的诊断类别中呢?
快速循环“变色龙”
患有某些人格障碍的人,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每天都存在典型的快速转换/反应性情绪。
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也可能表现出反应性的喜怒无常。
这三种患者都容易出现重度抑郁发作。
当快速变化的情绪叠加在抑郁的底色之上,这很容易让一些倾向于基于某一个主要症状就做出下意识诊断的医生将其判断为快速循环的双相情感障碍。
鉴别诊断技巧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诊断过程的基本原则。
“精确诊断并不重要”这一观点不仅错误而且危险,因为最终“我们治疗的是症状,而不是疾病”。
许多疾病都有相同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需要相同的治疗。
举例来说,双相情感障碍和边缘型人格一向以喜怒无常闻名。
以我20多年临床和督导中所见,可以说,对于主诉为“喜怒无常”的患者,医生采用一刀切“对症技术和药物治疗”是相当常见的。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需要精神病学疗法,注重通过治疗保持良好的睡眠模式和压力管理,以免激发躁狂表现。
边缘型人格治疗,需要改变引发他们的反应性情绪变化的问题核心图式,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区分点:
评估这些有规律的、显著的情绪变化是否与事件相关,这可以显示某种人格的特点,如果是这样的话,寻求证据确认其究竟是否属于边缘型或是其他B类群人格障碍就非常重要。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严重的创伤过往也非常重要,这也会使患者出现规律地、不断变换的愤怒和焦虑反应,并可能叠加抑郁,从而看起来仿佛是“快速循环”。
(译注:人格障碍分为A、B、C三大类,B类群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
最后,请注意如果在下列情形下出现过山车般的喜怒无常,那么有可能的确是双相情感障碍:
1、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定的触发事件,仅仅是自发性的喜怒无常。
2、存在一些精神病特征,尤其是夸大的妄想,如拥有超能力或担任重要职位,以及幻听。
3、存在明确的双相障碍家族史。
注意:必须是基于倾听亲属本人对于躁狂/轻躁狂/混合性/抑郁交替发作的具体描述、通过对其病史的查阅包括与其医生取得联系后确认这一点,而不能仅凭患者自述的“我是躁郁症”或“医生说我是双相障碍”。
4、情绪变化发生时并不存在药物滥用的情形,也不存在任何处方药尤其是抗抑郁药的影响。
5、并无内科并发症,例如内分泌疾病或是器质性损害。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Adale(85)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麦颖茵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胡鑫宇,我们没能保住你最后的体面
理解抑郁的新观点: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进化的适应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